已故丹斯里许启谟令大马篮总拥有堂皇的大厦,而在位最久,近18年的拿督陆垠佑,功绩有过之而无不及,完成了艰巨的室内体育馆和停车场兴建计划,令篮总的硬体设备完善化。
第五任会长拿督李金狮辞职后,大马篮总基于过去的良好合作传统,期望马华派人继任会长。
马华起先推举房屋暨地方政府部长陈祖排博士,但陈祖排拒绝接受。结果,38岁,时任财政部副部长,对篮球运动所知不多的陆垠佑接过会长棒子,掀开了大马篮运史新的一页。
第六任会长
1990年12月23日,陆垠佑坐上会长之位。他那永远不知“难”字怎么写的顽强性格,为篮总注入无穷生气,许多伟大建设和改革一波接一波。不过,他的丰功伟绩都是在位前半段,担任财政部,以及青年体育部副部长时出现,后半段因政治失势,个人影响力大减后变为纯粹守业,惟依然多届续受推举出任会长。
勾销140万彩票税务
陆垠佑刚上任时,篮总百废待举,他循序渐进逐一解决难题,不花一分一毫,勾销篮总在特别彩票欠下财政部140余万令吉的税务,耗资千万令吉的室内体育馆工程,耽搁6年后在1993年底拍案复工,于1995年建竣。
体育馆停工期间,工地积水滋生蚊虫,屡被吉隆坡市政府罚款,只好养鱼吃孑孓防蚊,一度被人叽为“篮总鱼塘”。陆垠佑说服吉隆坡市政局拨款500万令吉(包括中央政府注入的200万令吉),与篮总联合建设体育馆,联营合约于1993年1月14日签署。
篮总尚欠500万令吉建费。陆垠佑邀得日本电器公司新力,在篮总大厦楼顶安装夜灯广告牌,筹得100万令吉,并征求到《南洋商报》主办“10大歌星义演”,号令所有属会一起筹钱。
体育馆停车场建竣
柔佛篮总的丹斯里陈孟通,游说该州企业家慷慨解囊筹得210万令吉。雪兰莪篮总署理会长林耀仁号召雪篮总筹得近200万令吉,其余各州篮总合共筹款230万令吉。这都是初步认捐数字,体育馆建竣后多年后,其中的130万令吉无法收到而无奈放弃追讨。
经费解决后,1993年12月3日,篮总邀请陈祖排主持复工典礼,1994年4月正式复工。
1995年,可容纳3000人,座落在汉惹拔路大马篮总大厦旁的室内体育馆建竣。
体育馆顶层是拥有空气调节的篮球场,地下室长期租给华人餐馆碧华楼,中间的夹层楼有一间医疗室、两间办公室,以及一个约5000平方尺的宽阔空间,可作为出租展览场所,如今一部分开辟为球员练力量的健身间。
体育馆建竣后,因经费不足,篮总未能同时兴建位于篮总大厦后面的多层停车场,无法取得体育馆使用准证。
时任署理会长的屋业发展商林耀仁接受陆垠佑的献议,与篮总签署兴建合约,扛下建设停车场重任。
林耀仁还自行修改原有绘图,加建两层楼作为男女球员宿舍,并将停车场顶层盖顶,令篮总多了一座室内篮球场,为日后设立篮球学校奠下基础。
创办MBL大马篮球联赛
90年代,亚洲篮球强国韩国、日本和菲律宾等都设有职业联赛,引入技佳外国球员提升水平。
陆垠佑在1995年推出赛期较短,大马史上首个有外国球员和教练参与,本土球员领津贴,属半职业性质的MBL大马篮球联赛。
陆垠佑邀得林耀仁和陈孟通筹组职业联赛有限公司主办MBL,以承担办赛可能出现的亏损,削去篮总的风险,且在有盈利时获取分红。
考虑到主办MBL可能出现利益矛盾和争端,属营利公司的职业联赛有限公司,股东全由篮总领袖出任。
陆垠佑觅得彼得史托弗桑每年赞助120万令吉,为期5年。
发展三人赛复办非华赛
陆垠佑发现到三人赛有良好的发展潜质,要求全体属会努力开展。
三人赛,是在街边的许多临时露天小型半场篮球场上举行。大白天在振奋人心的音乐声中进行“斗牛赛”,数以百计队伍一天内产生冠军,即快速、刺激,又属健康活动,极适合各族年轻人的胃口,广受欢迎,令篮球成为团结国人的运动之一,令青年及体育部纳入培养国家运动员的“青年之友”计划中。
为让篮球获得更全面的发展,陆垠佑复办全国非华男篮赛。
1995及1996年首两届非华赛,冠名美味杯。
1997年改由国油任冠名赞助商,易名国油杯。
时至今日,国家男女队和教练组,都出现非华面孔,显示非华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。
发展计划一个接一个 1995篮运飞跃年
陆垠佑在提升国家篮运水平方面也贡献良多,在位17年半,每个理事会和会长理事会会议都亲临主持。
1995年,是大马篮运脱胎换骨的一年,体育馆落成,篮球发展计划不断出炉。
政府推出“体育伙伴计划”,鼓励国内企业回馈社会,出资领养体育总会以协助提升国家体育水平。陆垠佑在1995年年初,争取到全国财力最雄厚的国家石油公司做“养父”,在青年及体育部长阿都干尼见证下与国油签约5年,每年资助150万令吉。
大马篮总和国油因而创设篮球学校,从此解决了国家队接班人的问题。篮总从林文泽杯全国16以下球赛挑选精英进入篮球学校,球员转校至吉隆坡念书和参加系统化训练,加上男女国家一队,令篮总有4支国家队同时长期集训。
首两个5年“体育伙伴”合约分别在2000和2005年到期,陆垠佑两度说服国油续约,令篮总和国油成为合作最久,至今全国硕果仅存的体育伙伴。大马女篮队从1997至2007年完成东运会四连霸壮举,国油的赞助是主因,留住了打球人才。
国油赞助逾2000万
陆垠佑于2008年卸任后,继任者说服国油从2010年起再赞助5年,惟赞助费减至每年100万令吉,专注资助篮球学校的活动。截至2013年,国油累计赞助逾2000万令吉,这在大马体坛是个少有的天文数字。
1995年,陆垠佑为各个全国赛找到冠名赞助商,减轻了主办州的负担,大大减少弃办全国赛的情况,同时名列前4队伍获现金奖励。香烟公司彼得史托弗桑(PETER STUYVESANT)赞助MBL大马篮球联赛和元首杯、MALTA赞助18岁以下青年赛、美禄赞助林文泽杯16岁以下青少年赛、美味食品SEDAP赞助非华赛,以及KENWOOD赞助三人赛。
推出球员福利计划
为让球员有归属感,安心打球,1995年5月初,陆垠佑推出球员福利计划,激励球员努力练球和为国奉献的精神。
国家集训队员获300令吉津贴,且从1995年起,凡效劳国家队达10年,将获1万令吉花红。已拿花红者,男将有印裔球员施仁。女将更多,包括翁薪云、朱雪云、刘美云和周小凤。
篮总为球员购买集体保险,提供失业津贴,为失业球员找工作。陆垠佑也关心国手退休后的前途,助他们退役后有一技之长谋生,提供学费让球员修读自己属意的课程,协助推荐国手进入国内大学和学院。
球员分成学生和非学生两类。在中学、大学和正规学院就读者,每月获150令吉零用钱和30令吉杂费;没固定收入的非学生球员,每月获300令吉失业津贴,并可参加学术课程,篮总支付一半学费,另一半待学业完成并取得毕业文凭后才能追回,以免球员不认真看待学业。
出战国际赛每人500令吉,激励球员力争代表资格。在国际正式大赛获前三名,有现金奖励。国际邀请赛若找到赞助,球员也获奖励,数额由会长理事会决定。
催生挖掘高苗大计 国手身高劣势减缓
于1992年创办全国16岁以下青少年赛(林文泽杯),以及推出挖掘高苗计划,是陆垠佑另一非凡贡献。
90年代,因身高吃亏,大马男队在亚洲不仅无法跟中国、韩国、日本和中华台北等队争胜,面对人种高大的中东国家也吃尽苦头,身高在东南亚也难跟菲律宾、泰国和印尼相比。
把遍布全国的高大苗子挖掘出来虽然不易,但陆垠佑以“愚公移山”的方式推行,如今男篮的身高虽还无法跟亚洲诸强比拟,但在东南亚已不再比泰、印逊色。而女篮队,已缩小了跟韩、日、台队的差距,在东南亚首屈一指。
挖掘高苗必须得到所有属会配合才能收效,陆垠佑最终得到支持,于1995年总动员开启挖掘高苗计划,亲自出任挖掘高苗委员会主任,初步费用70万令吉,印刷国文、英文和华文海报分发全国各角落,征召长人到大马篮总接受长期培训。寻获高苗的教练除获得奖励,往后该高苗若进入国家队,再次获褒奖。
1996年,16岁以下青少年赛开始执行“高苗红利分”制度,18岁以下青年赛后来也采用。实行十多年后,国家男女队身高明显提升,且得益于这两个分龄赛强制采盯人防守战术,迫使高大球员需快速跑动及加强个人技术,提升了基层篮球水平。
【第七任会长】
获林耀仁支持上位
张庆信掌权低调
陆垠佑在2008年退位,7月20日的大马篮总改选前,会长之位掀起了争夺战。
马华在2008年3月8日的全国大选成绩欠佳,自顾不暇,加上陆垠佑早已不在马华领导核心多年,在党内无影响力,令篮总无法续由马华高层担任会长一职。
吉隆坡篮总推出马华党员,高峰集团老板丹斯里郑福成攻打会长职。不过,担任大马篮总秘书长和署理会长多年,极具威望和影响力的林耀仁,找来砂拉越民进党总财政兼民都鲁国会议员,也是国阵后座议员俱乐部主席的拿督斯里张庆信迎战。双方在临改选前达致协议,张庆信成为第二位非马华会长,林耀仁让出署理会长职位予郑福成,退当副会长。
陆垠佑恭贺大马篮总避过了一场竞选,希望他任内留下的136万令吉定期存款和58万流动现金获善用,并期望张庆信实现在报章上(通过林耀仁)为篮总筹集300到500万令吉的承诺、跟进篮总大厦私营化计划,以及续与国油维持良好关系。
张庆信很低调,极少主动接触传媒,主持篮总会议后,皆由他人代向传媒发言。
在全国赛,他创造所有16个属会齐参赛的纪录,2009至2011年连续3年主办大马国际篮球邀请赛。
2012年春节,他许诺为篮总筹措150万令吉经费。他提升了国手和教练的福利,2012年6月起国家一队球员每人增加500令吉津贴,条件是练球出席率须达85%才能拿足。教练薪酬获提升。
他在2010年改选时没到挑战,但吹大风,林耀仁、陈孟通、拿督林国璋和杨自福等副会长全出局,使到陆垠佑的忠贞旧部一个不剩。
↧